鴨子划水 上海銀兩岸影響力大
 |
兆豐金成為第一個被點名「公公併」的主角,也是第一家跳出來表示願意打「亞洲盃」的金控,去年稅後盈餘224.77億元,每股EPS1.96元,兆豐商銀為主要獲利來源。(記者李靚慧攝) |
記者李靚慧/專題報導
在本國銀行中,規模不大、聲音最小,但最會賺錢的銀行,非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」莫屬,這國內唯一一家自中國遷台復業的民營銀行,經營者榮家與中國、香港的上海銀行均有淵源或主導權,因此早已結合兩岸三地上海銀行的平台,搶攻台商、中資企業的相關業務,對於亞洲市場更是積極拓展,榮家第三代也已接下打「亞洲盃」的重任。
目前台灣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」持有香港「上海商業銀行」股權達57.6%,香港上海商銀則持有中國「上海銀行」3%的股權。
上海銀行在國內共有68家分行,海外據點雖然只有5處,分別於香港、越南設有分行,在泰國、柬埔寨設立代表人辦事處,及在中國設立租賃公司。
但去年來自OBU、香港、越南分行等提存前稅前盈餘比重卻高達55%,讓該行認為,過去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藍海策略奏效,更加確立未來積極拓展亞洲市場的態度。
目前上海銀行在中國的布局,除透過國內子公司前往中國上海設立融資租賃公司,主要還是藉由香港子行上海商業銀行在深圳和上海設立分行,並參股中國的上海銀行。
至於在亞太地區的布局,去年金管會已核准前往新加坡設立分行,目前正待新加坡金管局的同意;由於上海銀行的客戶遍及東南亞,未來更將規劃前往印尼、緬甸、寮國、馬來西亞等地設立服務據點,積極參與「亞洲盃」的競賽。
明年即將歡慶成立100週年的上海銀行,將於今年底於興櫃掛牌,2013年自結稅前盈餘115.57億元,於39家本國銀行當中排名第7,自結稅後盈餘100.41億元,EPS2.71元則居本國銀行第2名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